一蹴而就是什么意思?一蹴而就的故事

"一蹴而就"这个词来源于《庄子·辩墨》中的文字,原文有这么一句话:"南楼之上,有物不知其名,一朝而灭,其状如鸟而首有角,复其角则不复其身,是非天之灾乎?是非人之灾乎?"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南辕北辙、荒谬莫名的东西突兀地出现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。引申开来,"一蹴而就"的意思就是在一瞬之间做完一件事,也就是说,想法,行动,结果一气呵成,一步到位,这其中并没有太多的磨合,都是出奇制胜。

"一蹴而就"这个词在生活中很常见。很多时候人们都会自我激励一句话:一蹴而就。用它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,表达自己做事情的态度和方法。也有很多人认为一蹴而就是一种创意,一种哲学,甚至是一种悟性。

故事源于周代时期,当时齐国人张仪与楚国人孙膑分别在各自的国家担任重要官职。张仪想破楚,孙膑则要破齐。一个偶然的下榻之地,让两人相识并竞相骄傲,互相开玩笑地表达自己的兵法厉害。孙膑虽然年轻,却已经颇有名气,张仪于是神神秘秘地向孙膑发问:“玄鸟一翼,彤弓一箭,可以得天下否?”孙膑回答:“玄鸟一翼,彤弓一箭,未足以得天下。大王不见东方之滴,西方之基乎?不近而无敌,得天下者,必为其主道。”

张仪听后,企图取得胜利,也急忙问:“如何才能取得强大的主道?”孙膑耐心解释:“可取法断纵,坑所在他。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可以突然破敌,以出奇制胜的战略占领对方的弱点。

膑在比喻中巧妙地引用了玄鸟、彤弓的典故,用意境把一种深刻的战略思想表述了出来,后来这种想法传为美谈。最后,张仪也一蹴而就地把孙膑击倒,成为了被后人所称颂的“战国第一谋士”。

相关信息

热门信息

友情链接